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科学启蒙
2012-11-30分类号:G633.51
【部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摘要】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学迅速进入中国,科学出版物纷纷出现,但科学的传播却非常缓慢,这一现象直到甲午战争之后才被终结。新式学堂的大量出现,导致新式的科学教科书海量增长。当承载着科学新思想新学说的教科书被广泛传阅后,其巨大的启蒙影响力终于迸发出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科学启蒙大致经历了首倡期、鼎盛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早期教科书促进了中国学术由四部之学到分科之学的转型,推动了中国科学由格致到科学的转变,加强了学术术语的规范和统一,推进了科学方法的确立,引介了科学常识和现代文明。
【关键词】清末民初 教科书 科学 启蒙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BAA120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80147)
【所属期刊栏目】高等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