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教学改革的渐进性:不同年代优质课研究的启示

2012-10-15分类号:G623.5

【作者】赵冬臣  马云鹏  
【部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通过分析比较20世纪90年代和近十年的三组11节小学数学优质课,发现不同年代的优质课共性与差异并存。共性特征体现在:不同年代优质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有许多相同点;课的结构存在相似模式;教学都以公共活动为主导,以师生对话和问答为主要形式,学生齐言现象明显;教师的教学不同程度地受到教科书影响。差异主要表现为:近十年的课以更加宽广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科书使用都较20世纪90年代的课更具开放性。共性特征表明教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差异反映了不同年代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变化。因此,教学改革应考虑到教学的文化特性、教学改革的渐进性和反思的持续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优质课  录像研究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课题“优质课的特征及其推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课题批准号:EHA110357); “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2010—2011年度课题“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研究”(课题批准号:JY10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