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德国教育与早分流之利弊

2012-12-10分类号:G551.6

【作者】郑也夫  
【部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竞争过于激烈、适龄人口中参加高考者比重过高,是当下中国教育的素质的目标让位给应试的根本原因。削弱竞争的釜底抽薪的办法是较早"分流"。德国的经验可以给我们特殊的启示。德国学生10岁分流,进入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大部分学生日后进入职业学校,不参加高考。两个手段支撑分流制度:其一,职业学校实施的课堂与车间的双轨制教学给了学生很好的职业技能,日后求职也有很好的保证;其二,制度安排为当初未读文法中学、日后仍有读大学愿望者留有通道。本文最后一节讨论了早分流与晚分流的利弊得失。
【关键词】教育分流  职业教育  德国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