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不同中介目标SVAR模型的比较分析
2012-03-05分类号:F822.0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
【摘要】本文首先采集中国1999—2011年季度数据,构建由GDP、外汇储备、CPI和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组成的四变量SVAR模型族,然后通过Cholesky分解施加约束,测算出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具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在中短期内对产出波动具有最多不超过11%的影响,且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冲击效应要强于价格型中介目标;多数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其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且解释程度多在12%左右。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价格波动的根源,也是应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随着M2可控性的逐步减弱和国内信贷调节有效性的逐渐丧失,中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向利率转移。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宏观经济效应 SVAR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09&ZD04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短期通货膨胀动态实证研究”(10YJA790147)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问题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