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北京市四、八年级学生课后补习的代价与收益

2012-12-25分类号:G40-052

【作者】曾晓东  周惠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  
【摘要】"补习"作为家庭为子女课后学习做出的安排,逐渐由个人行为演变为社会现象,并对公共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国际上对补习教育的系统研究相比,我国大城市补习现象普遍但调查研究缺乏。针对北京市城区四、八年级课后"补习"的抽样调查说明,小学生课后兴趣班学习的比例高于初中生,但获得相对竞争优势是小学生和初中生课后补习的主要目的。家长对补习教育的热衷来自人类决策行为的缺陷。尽管只有初中生每周一次的数学补习显示了显著效果,但补习仍成为普遍现象,家庭平均每月花费千元用于补习。政策干预家庭补习行为虽然有一定空间,但政策在应对有深厚社会文化基础的家庭行为时有其自身的缺陷,期望以突变的方式更改公众选择不具备合理性。
【关键词】补习教育  课后补习  补习频率  补习收益  补习代价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0BJY003); 北京师范大学与根特大学合作项目“4;8年级学生数学成就测试”的一部分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