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转型:以“有形之手”促进科学发展
2012-03-15分类号:F812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安全和加快工业化及突破"贫困陷阱"等因素,中国建立起能够贯彻赶超战略的高积累体制,此时财政的主要功能是将分散的剩余集中到国家手中用于建设,这个时期的财政也可以称作"生产建设型财政",它保障了中国独立工业体系的形成。1978年至2011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政府和资本共同主导发展的特点,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公共服务型财政的目标,2003年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以后,财政转型加快步伐。由于工业化中期的投资需求、就业压力、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使得财政转型并不尽如人意。2008年以来持续的世界金融危机、国内收入差...
【关键词】生产建设型财政 公共服务型财政 财政转型 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成立60年基本经验研究”(08&ZD006)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