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理论的研究述评及现实意义
2012-09-25分类号:F323.6
【部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针对中国"农民工"现象,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无法作出合理解释,其原因是与国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步转变为城市市民不同,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分两步走。本文在对国内学者有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理论述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的思路:深刻认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长期性;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权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压力;积极引导农民"兼业"。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两阶段” 转移理论 农民工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体制改革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