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主体的行为方式及其特征分析
2012-12-10分类号:F323.211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耕地保护主体具有基于逐利驱动下的理性思考,从而直接影响耕地保护的效果。在耕地保护行为过程中,地方政府掌握耕地的实际支配权,主导耕地的规划布局,而农民对待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则受经济利益的影响较大。现行制度框架下,耕地保护政策具有"委托-代理"关系、政策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投入产出不对等、多方面利益干扰等特征。转型时期耕地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容易凸显,应理性地正视耕地一定程度上的减少,但耕地保护的力度不容放松,需加强制度建设和耕地管理方式的创新,深化国家土地管理宏观调控。
【关键词】耕地保护 主体 特征 对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40013);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人文社科项目(YB20101001901)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