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管制的经济学解释
2012-03-25分类号:F301
【部门】广东海洋大学资源与环境系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根据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管制力度相互作用的强弱,耕地管制可分成"市场灵敏区"、"政府失灵区"、"市场失灵区"和"政府灵敏区"四种情形。社会福利变化影响不同耕地管制情形下耕地管制量的变化。在市场灵敏区,政府不应参与市场的微观交易活动,否则造成耕地资源配置效率低、社会福利损失,成为政府失灵区;纠正"政府失灵"最有效的方法是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管制的有效区域是"市场失灵区"和"政府灵敏区";管制量的下限为市场均衡量,上限为最大管制量,最优管制量为社会均衡量。
【关键词】土地经济 耕地 土地用途管制 边际收益 外部性
【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基本农田保护的农户利益补偿政策研究”(20090097110022); 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2009C311200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体制改革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