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隐含碳计算方法的比较——以2007年中国为例
2012-10-15分类号:F752.6;X196;F224
【部门】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200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和能源统计数据,比较了国内外在测算贸易隐含碳中主要应用的三种方法:直接排放测算法、基于完全需求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测算方法。结果发现:①除了能源生产加工部门(如石油加工业等)的完全需求碳排放强度明显小于其完全消耗碳排放强度外,其余行业的完全需求碳排放强度和完全消耗碳排放强度都是比较接近的,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②直接净出口隐含碳(7.50Mt)<完全消耗净出口隐含碳(277.30Mt)<完全需求净出口隐含碳(408.95Mt)。从投入产出模型的原理上来看,基于完全需求系数和基于一次能源行业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都反映了对于能源的间接消耗,其结果应该比较接近,本...
【关键词】国际贸易 投入产出分析 碳排放强度 隐含碳 中国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中国贸易隐含碳转移变化与国际产业分工”(编号:11YJCZH1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中国对外贸易中CO2转移排放研究”(编号:41201591); 国家社科项目“全碳效率测度与区域生态经济评价研究“(编号:12BJY025)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