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PI的宏观成分与宏观冲击
2012-12-20分类号:F726;F124;F224
【部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现代经济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本文构建我国的宏观经济信息集并从中提取宏观共同因子,建立因子增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根据估计结果计算我国CPI的宏观成分并且揭示宏观冲击效应。本文的主要结论为,中国的宏观信息集存在八个宏观因子,它们基本准确地刻画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动态特征。样本期5个不同的通胀(通缩)期,宏观成分的均值占通胀均值的比值度量了通胀的程度,揭示了通胀的来源。典型的是2010—2011年的通胀期,其宏观成分占比达到134%,证实了这是一轮由宏观因素驱动的严重通胀。宏观冲击效应显示,针对宏观因素驱动的通胀,紧缩货币和需求而不是单纯地紧缩货币,将有效地抑制通胀的上涨和反复。
【关键词】CPI 宏观成分 特质冲击 因子增广的向量自回归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