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平心理偏好的投资博弈——敲竹杠问题的一个行为解决
2012-01-15分类号:F275;F224.32
【部门】中共大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敲竹杠问题是不完全合约理论的中心话题,经典文献认为,如果合约是不完全的,当事人的专用性投资会引发敲竹杠风险从而导致无效率的专用性投资。但是,关于敲竹杠问题的文献通常假定事后谈判结果对事前投资成本不敏感。通过在雇佣双方的投资博弈中引入投资成本相关性这种合作的谈判方式,将传统敲竹杠模型中影响谈判力的因素与当事人对公平偏好的行为因素二者融合,本文证明:与传统的投资博弈相比,在投资成本影响企业(雇员)谈判力的情况下,双方有更强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雇佣双方所面临的敲竹杠风险取决于双方的初始谈判力,且双方有可能在事前做出社会最优甚至过度的投资。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有效投资现象。
【关键词】专用性人力资本 敲竹杠 公平偏好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空间统计;空间计量技术的区域人类发展模型:中国的市政”(项目编号:10YJC790131); 大连市社会科学院项目“大连市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DLSK209)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