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村非农就业影响的实证
2012-02-15分类号:F323.6
【部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性,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道路所证实。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利用2003-2006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个体特征和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村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就样本个人特征而言,户主或家庭主要经营者、男性、文化程度较高、身体健康的农民从事农村非农就业的意愿更强,职业教育或培训对于农村非农就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是否农业户口对农村非农就业的影响并不明显。就样本家庭特征而言,家庭类型会影响农民在农村的非农就业倾向,同时,乡村干部户从事非农产...
【关键词】个人特征 家庭特征 农村非农就业 Probit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173156);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编号:10YJC790032),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编号:200802471084);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EAA080254); 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编号:2008EJB007);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课题(编号:10ZS3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