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中居住:发生机制、发展阶段及拆迁补偿——基于新桥镇的案例研究
2012-02-15分类号:F301
【部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集中居住往往被认为是在中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下既不影响粮食安全又能为工业化供给土地的一种有效途径,由此,集中居住工程便在农村地区大规模地展开。然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地方政府实施集中居住的动力机制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些变化以及寻求解决集中居住过程中拆迁补偿困境的方法,本文基于江苏省丹阳市新桥镇的实地调查,研究了农村集中居住的发生机制、发展阶段以及拆迁补偿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是目前集中居住的主要动力,但并不是唯一动力,农村公共设施供给效率和公共建设项目的推进等因素开始成为集中居住的诱发和推动力量,并且其作用程度逐渐加强。伴随着集中居住的不断推进,集中居住...
【关键词】工业化 城市化 集中居住 新农村建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农村信仰问题与公共事业发展关系研究”(编号:08&ZD0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共物品供给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居民信仰选择行为理论与实证分析”(编号:709731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共物品供给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居民信仰选择行为理论与实证分析”(编号:70973132); 中国博士后研究基金项目“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宗教信仰转型:理论与经验研究”(编号:2010048013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