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地形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2012-02-10分类号:F299.27;F224
【部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系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摘要】利用起伏度指数与分布比例指数模型,将地形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探讨了地形对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多年相关数据的变化能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居住用地的增长区从起伏度指数为7~8的地形空间上逐渐开始向起伏较高地形发展。其分布在起伏度指数上的区间扩大了9个单位。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用地始终在不断地扩大,并表现出工业用地向外扩张和商业用地向内收缩两个变化过程。扩张的方向指向低地形地区,收缩则向金融商业中心。农用地面积始终在减少,并趋向消失,且起伏度低的地区减少得快,而高地形区减少得慢。未利用地分布区域向高地形空间退缩,市区内的未利用地通常被开...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 地形 起伏度指数 分布比例指数 乌鲁木齐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65);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项目(PHR200906125)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