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住宅产权获取方式、住宅价值与城镇居民储蓄率

2012-10-05分类号:F293.3;F832.22;F224

【作者】谢勇  沈坤荣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从预算约束效应和财富效应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的住宅产权获取方式、住宅价值的高低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机理,在相关研究假说的基础上,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显示: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住宅产权获取方式分别与城镇家庭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并且这一关系随着住宅价值的上升而增强,由于大多数家庭是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取住宅产权,因此拥有住宅在总体上提高了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另外,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住宅产权获取方式分别显著提高和降低了中青年家庭的储蓄水平,但对中老年家庭的储蓄率均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住宅产权  住宅财富  城镇居民  储蓄率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07&ZD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研究”(71073076)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文汇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