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理论阐释、地区分布及跨越路径
2012-10-01分类号:F124.7
【部门】南阳理工学院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以组装加工出口为主要特征的外向型增长模式,具有高投资、高出口及低消费、低效率的特点,使其经济增长极易遭遇资源、环境、生态的约束,限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甚至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通过探析"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渊源和研究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及地区分布,指出中国若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处理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贫富差距、技术创新、收入分配等众多问题,但就主要问题而言,主要涉及自主创新和收入分配两大方面:前者涉及经济能否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问题,而后者涉及到经济增长成果能否惠及普通大众的问题。
【关键词】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 自主创新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10BJY0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经济失衡下国际经济秩序演变路径研究”(10BJL0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危机后全球会计治理及其国际协调机制与我国对策研究”(10BJY020)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