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效率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
2012-12-06分类号:F124.3;F244
【部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劳动收入份额相对于资本收入份额变化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并使用中国1990~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劳动与资本之间的要素替代弹性显著大于0,且显著小于1,并且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是偏向于劳动增强型的,表现为劳动效率持续快速提高,而资本效率则持续下滑,正是偏向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速率高于资本深化的速率直接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相对于资本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则表明,导致资本效率下滑引起劳动收入份额也持续下降的深层次原因则主要是中国企业没能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拓展升级其生产价值链,以致没能实现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而政府经济政策偏差形成...
【关键词】CES生产函数 要素替代弹性 偏向性技术进步 资本效率 劳动收入份额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统计测算方法研究”(批准号12YJA91000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