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异质性、预期与公共品自愿供给——来自中国的经济学实验证据
2012-08-10分类号:F062.6;F224
【部门】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基于Fischbacher和Gchter(2010)实验方法,以中国被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个体社会偏好异质性、预期形成方式,以及两者对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社会偏好的异质性与预期的动态调整共同决定了实验被试的公共品投资行为,具体而言,异质性的个体基于自己的观察不断地更新对他人公共品投资的预期,进而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文章不仅为国际研究提供了来自中国被试的证据,同时,也为完善我国公共品供给体系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社会偏好 异质性 预期 公共品实验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服务的有效需求表达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BGL093); 山东省政府财政学“泰山学者”专项基金项目;山东省政府金融学“泰山学者”专项基金项目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