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为什么难以转变外贸发展模式——一个微观生产组织控制视角的分析

2012-12-05分类号:F224;F752

【作者】洪联英  刘建江  
【部门】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南大学经贸学院  
【摘要】本文融合Accmoglu等(2007)技术选择理论和Shapley-Value讨价还价博弈方法,讨论我国为何难以转变外贸发展模式的微观传导机制,并以中、韩、美三国的垂直生产体系为例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最终产品商通过价值链分解权控制和层次租金分配激励机制,有效构建并维护着高端链节国家设定的分工模式,使国内加工企业被低端专业化,导致模式转型的微观企业条件准备不足,而这是我国外贸发展模式陷入转型困境的国际生产组织的根源。因此,通过制度创新突破国际生产组织安排,提升微观企业的真实生产率水平和组织能力,是破解我国外贸发展模式困境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全球化生产  组织控制  外贸发展  产业转型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依托国际生产组织推进我国对外投资战略研究”(11CJY09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际生产组织安排与我国外向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与政策研究”(09YJC790232); 湖南省国际经济与国际工程管理研究中心基金课题(12IEPMZ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12)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