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演变的历程——从“乡土社会”到“新乡土社会”
2012-10-20分类号:C912.82
【部门】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进入了社会转型加速期,传统农村"乡土社会"迅速转向"新乡土社会"。"乡土社会"具有乡土依赖、聚村而居、家族归属等显著特点。在向"新乡土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农村居民的乡土依赖性降低、乡土意识逐渐式微、家庭规模小型化且发生了功能转向。这一社会转型过程是理解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基础,也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前提。
【关键词】农村 社会结构 乡土社会 新乡土社会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与机制研究”(12CSH008);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社会管理视野下的农户经济行为研究”(11XJC840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2M511635); 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开发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