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来源的野生斑节对虾携带病毒情况调查
2011-07-15分类号:S945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摘要】利用PCR方法,对2008年取自3个斑节对虾主产地(中国、泰国、非洲)的野生斑节对虾亲虾进行主要病毒病筛查。在所检测的210例野生亲虾样本中,均发现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或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的阳性样本,其中泰国来源的斑节对虾亲虾WSSV携带率最高,达到89.8%,而中国来源的斑节对虾亲虾IHHNV携带率最高,为8.8%。12例样本同时检测出WSSV和IHHNV(阳性率为5.7%)。该结果揭示3种来源的斑节对虾亲虾普遍携带WSSV和IHHNV,其中WSSV仍然是感染斑节对虾的主要病原。调查结果增进了对斑节对虾主产区野生亲虾健康状况的了解...
【关键词】野生斑节对虾 PCR检测 白斑综合征病毒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混合感染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610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451030002005817);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7);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9TS28);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151030002000008); 渔业种质资源保护项目(2130135);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0901B02)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