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鳗弧菌对花鲈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1-01-15分类号:S943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海水鱼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病。以A组:1×106 cfu/mL、B组:1×107 cfu/mL、C组:1×108 cfu/mL 3组不同浓度的鳗弧菌菌液通过腹腔注射感染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在其感染后不同时间取血,通过测定呼吸爆发、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酚氧化酶(PO)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趋势来研究感染鳗弧菌对花鲈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呼吸爆发在鳗弧菌感染12 h、36 h时,B组和C组与对照组比较极显著下降(P
【关键词】花鲈 鳗弧菌 非特异性免疫 半致死时间
【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09YZ277);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项目(08QA1405900);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Y1101); 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 Aqua Fish CRSP项目(3001325371)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