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鲌食性转变的稳定性同位素研究
2011-09-15分类号:S917.4
【部门】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摘要】采用稳定性同位素分析并结合胃肠内容物鉴定,探讨了小江水域渠马镇至黄石镇段蒙古鲌食物组成。结果显示,体长200 mm的大个体蒙古鲌δ13C、δ15N值分别为(-23.87‰±1.12‰)、(13.54‰±1.12‰),食性类型为肉食性,营养级为3.3;大个体蒙古鲌δ13C、δ15N值极显著大于小个体蒙古鲌(P<0.01),表明蒙古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了食性转变,但部分大个体蒙古鲌和小个体蒙古鲌由于食物来源相同而出现了同位素值重叠现象...
【关键词】蒙古鲌 食性转换 稳定性同位素 小江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200903048-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XDJK2009C196)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