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清河湾扇贝养殖区夏季附着生物特征研究
2011-08-15分类号:S917.4
【部门】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摘要】2007年6~9月,利用悬挂不同网目的试网方法,对夏季青岛流清河湾栉孔扇贝筏式养殖区附着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流清河湾附着生物群落的优势种在6月份为麦秆虫和钩虾,7月份以后贻贝成为优势种。附着生物湿重随挂网时间延长而增加,8月份增长最快,特定增长率最高可达8.77%/d,主要是由于优势种贻贝的快速生长。玻璃海鞘等海鞘类在流清河湾较少出现。附着生物的数量受网目和水深的影响,总体上随水深的增加而下降,较小网目上附着生物量较大。贻贝为群落优势种是流清河湾夏季附着生物数量较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附着生物 季节演替 网目 深度 垂直分布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409805); 贝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48);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7ZD07);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开-10-09)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