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对儿童社会创造性和社会喜好的影响
2012-11-15分类号:B844.1
【部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摘要】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同伴提名和半结构的故事情境访谈,考察了189名3-6年级小学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对其社会创造性和社会喜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可通过精神质和神经质、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可通过内外向,影响儿童的社会创造性,进而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2)父亲的过度保护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与儿童的内外向、神经质一起通过社会创造性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通过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提高儿童的外向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兴奋性,可以改善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和同伴地位。
【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 人格 社会创造性 社会喜好 小学儿童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儿童社会创造性的跨文化研究”(CDA110106);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探索创新项目“个体;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影响”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特殊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