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小兴安岭低质林不同皆伐改造模式评价

2011-12-15分类号:S753

【作者】吕海龙  董希斌  
【部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摘要】由于多次过伐及自然灾害,使小兴安岭林区形成大面积郁闭度较低、林相衰败的低质林(杨学春等,2009;张泱等,2009)。为了恢复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林分质量,对低质林分的改造势在必行。目前已提出很多低质低效林的改造模式,如抚育改造、带宽改造、择伐改造、复壮改造等(周立江,2004;孙洪志等,2004;庞学勇等,2005;马阿滨等,1995),但关于如何评价改造模式的优劣还鲜有研究。评价不同改造模式的效果,选择何种指标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低质林  改造模式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基金】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43); 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论文资助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