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2011-08-01分类号:X2
【部门】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当前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大多偏重经济、社会因素,而真正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所占权重和比例偏少,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重点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涉及到"废物排放"、"环境治理"、"能耗"和"环境资源"等,共计25个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生态环境质量。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生态环境指数,计算了全国31省市的生态环境指数,着重分析了长江流域各地的生态环境现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整体的生态环境指数略高于全国均值,上游的青海、下游的江苏和上海得分偏低,云南、四川、江西和西藏表现较好,重庆、湖北、湖南和安徽位于全国中游水平。依据各地的得分及其在各评价指标上的表现给...
【关键词】生态环境指数 熵权 模糊评价 长江流域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09BJGJ17);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生态环境竞争力统计指标体系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2010LC26); 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山东省生态经济水平与区域竞争力的关联度及评价体系研究”(KT104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及监测考核系统研究”(Z2008H0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探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