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团聚体及颗粒分形特征
2011-02-08分类号:S154.4
【部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摘要】【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后不同植被根际土壤微团聚体及颗粒的分形特征,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分析,运用分形理论,研究黄土丘陵区墩山小流域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人工灌木等6种植被根际土壤微团聚体以及颗粒组成的分形特征。【结果】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后,不同植被对土壤微团聚体以及颗粒组成影响不同。无论是根际还是非根际,天然草地0.25—0.05 mm、0.05—0.01 mm微团聚体含量以及土壤团聚状况、团聚度均高于人工灌木和人工草地,而0.25—0.05 mm、0.05—0.01 mm土壤颗粒含量以及分散系数、分散率低于人工灌木和人...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根际 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94);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CB407205);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KZCX2-XB2-0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QN200908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