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北川村庄小兽种群动态
2011-12-28分类号:Q958.15
【部门】高原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为了调查灾后北川村庄小兽种群动态变化,掌握小兽种群数量及变化规律,防止灾后兽害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爆发。从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每季度采用夹夜法对北川村庄进行小兽种群动态调查。整个调查期间捕获小兽176只,分属2目2科3属4种,捕获率为10.88%,其中四川短尾鼩为优势种,占捕获数的94.89%。调查期间,小兽种群数量在2010年10月为最高峰,每年4、7月为其繁殖高峰期,雌体怀孕率为41.56%,平均胎仔数为4.16个,雄体睾丸下降率为69.89%。不同季节、不同年度间小兽种群数量存在差异,可能受栖息环境改变及季节、气候、食物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北川 村庄 小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40107,31070380);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1XWD-S07012);西南民族大学外专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