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银色鳗的形态指标体系及其雌雄鉴别
2011-01-15分类号:S917.4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鱼类研究室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 江苏靖江市渔政管理站
【摘要】测定和分析了2007年和2008年的10-11月间采自长江江苏靖江段(32°01'27″N,120°25'56″E)的153尾银色鳗的形态学性状,建立了雌雄个体的判别模型。对16个直接测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17项标准化比例性状的R-聚类分析,均显示长江口银色鳗的个体差异主要集中在体形大小和头部特征,吻部前端细部特征,以及眼径和胸鳍大小等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步判别法从75尾样本的17项标准化比例性状中筛选出5个比例性状,即丰满度、垂直眼径/头长、体高/体长、水平眼径/头长和吻形,所建立的判别方程,对群体识别的正确率为89.3%。利用其余78尾银色鳗样本对这一判别方程进行识别验证,识别的正...
【关键词】日本鳗鲡 两性形态差异 判别分析 长江口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点科研基金项目(20070264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650); 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08391910200); 上海高校优青项目(B-8101-08-0016); 上海市教委E-研究院项目(E03009);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701)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