硇洲马尾藻的繁殖特性及体长生物量的季节变动
2011-07-15分类号:S917.3
【部门】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摘要】广东特产的硇洲马尾藻是一种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的大型褐藻,有望开发成人工育苗栽培的新种类。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原生态定点观察周年各月其体长和生物量等季节变动情况,结果发现,藻体假多年生,异株、异托。8—10月为体止期,11月至翌年4月中旬为生长期,4月中旬至6月初是繁殖期,6月初至7月底为衰老期。自然种群的繁衍和维持以假根再生为主,有性繁殖为辅。假根周年各月均可再生小苗,拔除假根,严重破坏种群繁衍,保留假根的剪收可以使第二年相同面积、同一时间的同种藻体的现存生物量明显增加。分布在水深2 m以内,宽5~10 m的潮间带岩礁上,11月开始加速生长,到5月上旬藻体长度生长达到最大值,原生态...
【关键词】硇洲马尾藻 繁殖习性 生物量 生长 季节变动
【基金】广东省科技厅项目(2009B091300086,2010B080703022,2010B020201015)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