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与甘蓝种间杂种的鉴定及特性研究
2011-06-15分类号:S565.4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华中分中心
【摘要】采用新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源(Eru CMS)为材料,通过杂交与胚抢救技术,获得甘蓝型油菜与甘蓝的种间杂种,对杂种进行鉴定并对杂种性状进行研究。用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计数鉴定后发现,真杂种的DNA含量为两亲本的中间值,并且染色体数目均为28条。通过对真杂种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植株幼苗形态都介于亲本之间,生长后期则偏向甘蓝型油菜,具有超亲本的杂种优势;花叶杂种的叶片结构出现了变异,而绿叶杂种的叶片结构介于亲本之间;杂种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量、初花期和花器官形态也都介于亲本之间;杂种具有自身特异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杂种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花粉无活力,以甘蓝为轮回亲本与杂种...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甘蓝 种间杂种 杂种鉴定 杂种性状
【基金】农业部“948”项目(2008-Z26); 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6109)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