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绿洲交错带扬黄新灌区土地退化防治的模式与机制——以永宁县园艺村为例
2011-09-01分类号:S158.1
【部门】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系统地比较贺兰山东麓荒漠-绿洲交错带扬黄新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退化防治的作用机制,提炼区域土地退化防治的一般模式,采用社区调查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园艺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在限制性资源调集和分配、土壤理化性质改良等方面的作用。相对原生荒地对照,耕地(玉米/小麦套作)土壤养分和盐分发生表聚现象,园地(葡萄)40~60cm土层养分和盐分明显富集。菌草产业的资源调集能力巨大,菌菇废料有效养分含量高而均衡,但是全盐含量明显偏高。相对早期单一的粮食种植结构,葡萄和菌草产业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园艺村土地退化防治实践。葡萄产业代表了一种原位的土地适宜性利用推动土地退化防治的模式,而菌草产业代表...
【关键词】土地退化防治 荒漠-绿洲交错带 葡萄 菌草
【基金】973前期项目(2009CB426304); 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2009k15); 宁夏大学自然科学基金(ZR200829)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