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盆地盐碱地生态修复利用植物的初步选择
2011-01-15分类号:S156.4
【部门】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土壤盐碱化是大同盆地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大同盆地盐碱状态和抗逆树种的栽培及其抗盐碱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大同盆地为寒、旱、多风气候,土壤盐碱化严重而且植被稀少。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5个树种进行盐碱地栽培实验,其中成活率较高的依次为枸杞、新疆杨、柽柳、白榆、沙枣、漳河柳。盐胁迫6个当地栽培树种的幼苗,并测定幼苗的形态特征、光合速率、气孔阻力、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及细胞膜透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耐盐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柽柳>枸杞>樟子松>杜松>白榆>新疆杨。
【关键词】大同盆地 土壤盐碱化 耐盐性植物
【基金】“十一五”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80311011-2)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