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权力与教育不平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生活语言的定性研究
2011-12-25分类号:G521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生活语言以及学校语言标准的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城市中上层家庭的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习性"具有以下特征:语言词汇拮据,语言思维现实化和散点化,语言构思平直,与学校教育所要求的语言词汇的"标准"与"优美"、语言思维的"清晰"与"生动",以及语言构思的"新颖"与"独特"等"语言习性"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进而造成外来务工子女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加剧。如何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制定语言教育政策,如何从政策上保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过程的平等,应成为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研究者引起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教育不平等 语言习性
【基金】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当代中国教育转型研究”(项目编号:DEA060106)系列成果之“社会转型期学生问题报告”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