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同情与理解的二重协奏——论教育视域中的同情性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2011-10-15分类号:G40

【作者】武秀霞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同情性理解是一种开放性的、温暖的认同心理或意向,是将他者、它物吸纳于自我心灵,又把自己融入他者之中的理解和接纳的方式。同情性理解以同情作为约束条件,它往往意味着一种关心,一种爱护,一种兴趣,一种助益意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与行动偏离往往导致三种困境,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困境、教师规定性角色与日常生活角色的协调困境以及受限的教育与多元、不确定的环境的顺应困境。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参与教育活动的人其态度、思维和方法的转变。同情性理解则在其中显现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理解  同情  同情性理解  教育意义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全球教育展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