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习俗下的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分析
2011-01-20分类号:G122;F832.35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农村传统文化习俗对农户消费行为有着显著影响,对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分析应注重对农户经济行为的文化逻辑进行解读。在市场冲击下,农户基于对人情面子等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视,会寻求面子成本替换以节约交易费用,这有利于"关系型信用"向"契约型信用"转变,进而促进农村消费性金融发展。因此在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的安排中,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习俗的特有功能,进行有效整合,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真实的市场需求,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政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习俗 市场冲击 消费性金融需求
【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7B01);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XNH005)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