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各民族农业遗产的特殊价值分析

2011-06-15分类号:G122

【作者】罗康隆  杨庭硕  
【部门】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摘要】农业遗产必然是适应于特定自然与生态系统,经历过超长时段积淀的产物,而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都具有很强的稳态延续能力,其演化、变迁的速度极为缓慢,变幅也不会太大。这就使得不管是哪种农业遗产,无一不具有古今通用,甚至可以沿用至未来的禀赋,因而各民族的农业遗产即使处在快速巨变的今天,其应用价值依然有效。对农业遗产而言,关键是发掘、传承、利用和推广,并立足于其固有的自然与生态适应禀赋去有选择的推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接轨,使之能服务于当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维护,增进人类的身心健康。这就使得农业遗产与其它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迥然不同,光实施保护还远远不够,推动农业遗产实现其特殊价值更有意义。
【关键词】农业遗产  非物质文化  特殊价值  中国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扩大与稳定我国中西部水资源储养能力的文化对策研究”(编号:08AJY02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10-0146)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