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名义汇率与中国通胀的区制转换特征研究
2011-06-25分类号:F832.6;F822.5
【部门】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
【摘要】我们通过扩展"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对名义汇率升值和通胀的相互替代作用进行了理论解释,并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1983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人民币/美元汇率和中国通胀率的时间序列行为。经验研究显示,在缩小中美之间价格差距的过程中,"结构性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有着相同的作用。人民币外在升值压力与国内通胀并存的问题,对于宏观经济平衡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我们认为,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的合适政策搭配会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并逐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关键词】名义汇率 “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 “结构性通胀” 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298);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金融学)基地课题(JYTjr20101205); 浙江工商大学产业经济学浙江省重点学科项目(3010GF13090103); 2010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YD21YB); 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2010年度项目(10JDSM06YB)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金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