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
2011-01-15分类号:F326.11;F224
【部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本研究采用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对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1989-2008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变化态势,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发展农业经济提供支持。研究结果显示:1989-2000年粮食主产区处于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双重富余,经济发展不足;2001-2008年人口承载力富余,经济发展较好;水土资源对于相对承载力贡献较大,经济资源对相对承载力贡献逐渐上升;相对于山东、河南、两湖地区等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处于人口、经济富余,相比黑龙江,粮食主产区人口承载力相对富余;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相对承载力呈现出波动变化。
【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 粮食主产区 吉林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人地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性研究”(编号:4063503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辽宁沿海城市带地域功能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编号:KZCX2-YW-342);“城镇密集区协调发展与支撑体系构建”(编号:KZCX2-YW-321-04)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现代化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