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退耕时代:成果管护行为、意愿与激励机制研究
2011-12-31分类号:F301;F224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二期工程特点,对退耕成果潜在管护主体、管护意愿的影响因素及管护的激励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潜在管护者是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依赖传统农业的退耕户,而现行工程对其瞄准性较差;原因在于工程对影响其决策的核心因素:农户农产品供给能力、向工副业转移的能力、造林的经济效益的有效激励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后期应实行差别化补贴待遇、降低农户管护的风险、提高林副产品的相对价值等政策建议,以激励特定农户增加对林木自发性管护的力度。
【关键词】可持续性 管护意愿 农户分化 委托——代理 后退耕时代
【基金】大学生创新项目(编号:0910712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108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