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土空间结构与未来空间秩序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划框架
2011-01-15分类号:F301
【部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分析国土空间结构现状,规范国土开发的空间秩序是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部分之一。本文从服务于主体功能区编制的角度,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信息熵等方法,刻画北京市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其他空间结构间均衡和稳定程度,并运用空间转换矩阵分析了国土空间结构变化,揭示了国土空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空间结构和规范空间秩序的原则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域国土空间结构呈明显的圈层结构以及"三多三少"的特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日渐萎缩,发展重心向西、北部偏移,国土开发趋于无序。未来北京市国土利用应充分体现首都的功能和特色,严格管制生态人文关键区域、构建生态安全网络,开发东南、控制西北、保护...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土空间结构 空间秩序 人居环境 北京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No.40801221,40971063); 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No.2009SAT-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o.09YJC630142); 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青岛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城乡统筹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