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区就业质量测算与评价
2011-11-16分类号:F249.2;F224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公开出版的官方的统计年鉴数据,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了6个维度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在2007年、2008年这两个年份,除少数经济发达省份外,全国就业质量的总体水平不高,大部分省份的就业质量指数较低;地区间就业质量差异明显,发展不协调;随着经济发展,地区间就业质量差异逐步缩小。由于就业环境改善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基础,所以实现经济发展向高就业、高报酬、高消费型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缩小就业质量差异的根本途径。同时,还应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关键词】就业质量 主成分分析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研究”(07&ZD044)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