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生态学的农业劳动:现代社会可持续生存的基础

2011-06-01分类号:F323.22

【作者】何慧丽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摘要】以劳动形态为轴心构成的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及其运行方式,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形态、生活方式,对地球的环境系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产业化的劳动形态及其与社会交往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近现代经济、社会等各种"结构性病理"表现的基础性力量。时代呼唤作为"一种共生的交往方式"的生态学的农业劳动形态,它作为一种新的替代性选择,特点是采用中间技术、大众化生产、本地消费、循环农业。文中以河北省枣强县农民安金磊的自然农法、北京市小毛驴市民农园的都市农耕法为例对其进行经验介绍。生态学的农业劳动必将使"人的身与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结成共生的交往式关系,从而成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产业化的劳动  生态学的农业劳动  共生  可持续发展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JS102)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