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接受和给付主体分析——基于110份接受主体和445份给付主体的问卷调查
2011-03-15分类号:F323.211
【部门】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摘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接受主体与给付主体确定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和补偿机制构建的关键。文章首先基于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对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概念、类型及其所引发的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其次,在对耕地保护主体类型划分及其行为分析的基础上,从耕地保护外部性供体的属性和特征出发,论述了耕地保护的区内和区际经济补偿接受主体;同时,在对耕地保护外部性受体的概念、作用模式及其外业调查的基础上,界定和分析了耕地保护的区内和区际经济补偿给付主体。研究表明,耕地保护区内经济补偿给付主体应为区内和区外所有获取耕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社会效益的自然人(外部性受体),其中区外经济主体所获取的生态社会效益(耕地保护区际外部性)...
【关键词】耕地保护 经济补偿 接受主体 给付主体 外业调查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773047,4104C012);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编号:102400440030);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编号:B2011-04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0YJC790251)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