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联动机制的差异性分析
2011-07-12分类号:F224;F822.2
【部门】吉林大学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时变参数马尔科夫阶段变迁模型,通过甄别中美两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联动机制的差异性,发现中国(美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处于"低波动状态"的持续性弱于(强于)其处于"高波动状态"的持续性,非预期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稳定性产生微弱(显著)的冲击影响,由货币政策冲击引发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促进(阻碍)宏观经济增长,而由宏观经济冲击引发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抑制(微弱推动)宏观经济增长;与美国相比较,中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总体更为剧烈,其处在"低波动阶段"时的持续性更弱而处在"高波动阶段"时的持续性更强;中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主要由宏观经济冲击所引致,而在美国宏观经济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共同产...
【关键词】金融危机 货币增长不确定性 经济周期 时变参数马尔科夫阶段变迁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线性随机波动模型估计方法及应用研究”(批准号:709710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货币政策规则非线性的理论模型与计量研究”(批准号:7100108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研究”(批准号:10ZD&0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宏观经济总量内在关联机制的动态计量研究”(08JJD790133); 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宏观调控模式研究”(2010JC026)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