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基础与政策选择——基于“无嫉妒主义”公平观念的角度
2011-09-18分类号:F320
【部门】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 南开大学
【摘要】从理论上来说,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上,不仅存在私人供给的可能性,而且也存在着政府供给的必要性。相对于其他的公平观念来说,最理想的目标应该是以公平与效率兼得的"无嫉妒主义"公平为特征。为此,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地降低"嫉妒指数"或实现"无嫉妒"改进。在政策选择上,中央政府在地区间要加大横向转移支付的力度,而地方政府对居民的收费应区别对待。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 无嫉妒主义 嫉妒指数 转移支付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无嫉妒标准公平观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与制度创新研究”(10YJA79020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土地财政及土地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演化机理与管控机制研究”(11BJL0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动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