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侗族村落的农业文化涵义与保护策略——以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为例
2011-06-15分类号:D422.6
【部门】兰州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分布于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区的传统侗族村落,蕴含着独特的生存理念、文化传统、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中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已经在2006年被列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单。在长期的农业生活中,这些侗族村落受到农业文化的影响,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文化内涵,表现出明显的农业文化特征。侗族村落的选址与侗族先民的生产习惯有着某种联系;侗族村落以鼓楼为核心的结构形式是传统侗族社会组织形式的反映;村落的布局、营造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民族建筑的造型、装饰以及建造过程都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侗族村落也面临保护与发展的问题。要将村落看...
【关键词】传统侗族村落 农业文化涵义 保护 发展
【基金】联合国-西班牙千年发展目标基金项目:“文化与发展伙伴关系”成果产出2.1部分“:从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号:UNJP/CPR/040/SPA)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