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峡谷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及容量分析
2010-08-10分类号:X820.2
【部门】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理研究所
【摘要】高山峡谷地区山高坡陡,其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人居环境有其特殊性。怒江峡谷区人居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海拔、坡度、坡向、交通、水资源、土地利用等。将指标分级量化后,采用GIS的空间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定量、定位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表明,怒江峡谷人居环境适宜区域主要以带状形式分布在河流两侧,其他区域只有零星分布;怒江峡谷人居环境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空间分布基本吻合,各县人居环境评价均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性达到0.96,各乡人居环境评价均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性达到0.76。同时分析了怒江峡谷三县各乡镇的人居环境容量,表明其环境难以承载现有人口。
【关键词】GIS 人居环境 人居容量 怒江峡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61019);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D157M)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